前幾天看到熱搜上有條新聞,說的是某平臺上發布了一條消息,講的是清華本科畢業的女同學求職家政工作,一時間引發熱議。
家政工作聽起來和清華挺不搭邊,可問題是,人家女同學期待的月薪可是3.5w,據說年薪在30-40萬是正常的,已經秒殺不少白領的收入了。
就是這么一條一開始以為是就業內卷的新聞,結果發現,其實背后真正揭露的不是什么高學歷找低端工作,而是原先大家以為不體面的工作,早已躍升成為未來的就業風口。
1、家政阿姨,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
我曾經想過,自己要是在現有的行業待不下去,就去試試找家政工作來做。
為什么?一來,這個市場其實人員素質參差不齊,只要做事稍微靠譜點就不愁找不到雇主;二來,家政工作五花八門,越來越多雇主傾向于找綜合素質高、學歷高的人員,這樣合作起來更有保障。
從前,家政阿姨這個圈子基本都是三四十歲、文化水平偏低(沒有歧視的意思,單純描述客觀現實)的農村婦女,還有不少是下崗待業人群再就業。我大學畢業論文就是以這部分人群為研究對象,當時在婦聯那里,每天都有一大批婦女排隊找家政工作。
通常大家會覺得,阿姨的工作無非就是搞搞衛生,做做飯,有一些住家的可能還得配合一家人的節奏去照顧小孩和老人等等。
聽起來也不算難,經過培訓多數都應該還是能夠勝任。但問題就在于,作為一個外來人進入到一個家庭之中,其實雇主會有諸多考慮。
比如,阿姨的人品靠不靠譜,不然家里的貴重物品沒有保障;阿姨的衛生習慣好不好,不然連帶著一家人都要受影響;阿姨的做事態度認不認真,有不少人會偷懶或者敷衍了事,或者總是臨時放飛機,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節奏。
所以,別以為隨便干一干就能做好家政這份工作,沒有一行是真正輕松的。
2、高端家政,成為未來的剛需
雖然同為家政工作,但是在收入上還是會有很大區別。
比如有的按小時收費,一小時可能三四十塊錢,這些很常見;而高端的家政,年薪可能三五十萬,足以讓白領們仰望。
為什么高端家政能夠有這么高的薪資?
一方面,北上廣深其實不乏高收入高知家庭,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忙,沒時間仔細料理好生活,那么聘請一個阿姨就成了剛需。
另外,他們通常也不愿意頻繁更換合作的家政阿姨,這會增加他們的溝通和篩選成本,所以一個阿姨合作得靠譜,寧愿多給點錢留住她,也好過只給市場價但是阿姨總想著多做幾分工作多賺錢。
而且,阿姨的素質是他們非??粗氐囊c。因為家政阿姨屬于家庭中的一份子,有可能還需要輔導孩子的學習(沒錯,高端家政可能會涉及到陪伴孩子成長和輔導學習),所以仔細看看這些高端家政的招聘啟事,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,有的會要求懂幾門外語或者懂樂器,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氛圍,也匹配得上家庭的經濟實力。
我曾經有個同學,在大學的時候就曾去過這樣的家庭做家教。他是某知名大學的國獎優秀學生,輔導高中學習綽綽有余,在這個家庭里做家教一個月就賺了萬把塊,還被邀請和孩子一起出國旅游,把我們都羨慕哭了。
所以別小看這份工作,國內這一塊依舊供不應求,如果你有好的學歷背景,又愿意走進這個行業,不管是收入上還是接觸到的人員層次上,都不比上班族差。
3、時代的改變,人的認知要跟上
很多人對家政工作還停留在過去的階段,覺得這是一份不體面的、只有找不到工作才可能會去應聘的體力活。
其實,這也只是偏見。在國外,不管是刷碗還是做餐廳服務員,其實大家不會覺得有高低之分,只要憑借能力賺錢都是值得尊重的。
更何況,家政行業本身也在變化發展中,未來可能會對從業者提出更高的要求,要懂得整理,懂得教育,懂得外語,等等。
可能到后面,只有頂尖高校出來的人,才能夠進入高端家政這個領域,到那時候,可能大家都不再覺得這份工作有什么不好。
而我身邊有些覺察到這些變化的人,有的已經在了解這個行業,甚至讓自己家里面讀大學的親戚多關注,培養好相關能力,未來的發展還是很不錯的。
工作無高低之分,想要多賺錢,就要放下自己的成見,改變認知,否則到時候又錯過了機會